未经作者许可,禁止转载
第一次知道扫雷这个游戏大概是95年的时候,有一次我舅舅带我去他们单位,就教我在他的电脑上玩扫雷,一开始玩的就是高级。同时,他也教了我左键、右键和双击的用法,比起像钟大神等很多高手初学时并不了解标雷双击等扫法的情况,应该说我的启蒙还是很幸运的。这次扫的时候,并没有能扫开一局高级,然后发现还有初级和中级,都去试了一下,很快就都扫通了,于是当时自然就想以后如果有机会,希望能扫开一次高级。
后来很多年,家里都没有电脑,我也没再到我舅舅那里去过,只有偶尔去同学家的时候,才有机会玩上扫雷,那时做的事情也是和同学一起争取把高级扫开,但很长时间也都没有成功。这期间,好像就遇到了最后只差一个雷但是必须猜一下的情况,可是也猜错了。后来应该是上中学以后,又一次在同学家里玩,又遇到最后的二猜一,我们两个人通过石头剪子布决定猜哪个,这次终于猜对了,才终于扫通了我的第一盘高级。
大概到2000年以后,家里才有了电脑,比起以前只能去同学家玩,我扫雷的机会也多一些了。那个时候,由于高级已经扫通了,然后发现还可以自定义雷区的长、宽和雷数,最大范围是24×30,于是就定义成24×30和150个雷,争取扫通。扫通一次以后,也没再改回高级,还是扫150雷的,而且也没注意过时间,这样我一直也不知道我在速度上是怎么进步的。后来有一次别人问起来我能扫多快,当时我可能是记得自己在别人的机器上扫出过高级110多秒吧,然后就想那应该是偶尔扫的,肯定不是最快速度,就回答他说我应该能扫进100秒。这时我才注意到时间,当时好像已经上大一了。
在这段时间里,一开始一直不会上网。后来虽然会上网了,但也只是上校友录、跟同学联系什么的,从来没想到过上网去搜扫雷的技术。这样对于很多扫雷的定式什么的,基本都是自己总结。记得有一次和同学CDF一起扫雷的时候,我们就分析过靠边的两个1连在一起时,还有1和2连在一起时,哪格应该是雷,或者哪格不是雷。很多年以后上了扫雷网,才知道这就是校长在《扫雷定式及变化》中总结的边部11定式和21定式。受了CDF的启发,后来我又总结出了挖坑定式等一些定式,还有我在《关于数字1-7周围8格中雷的分布的各种形状》中提到的一些分布情况等等,很多都是那时总结出来的。
大学的时候,宿舍里几个人一起买了一台电脑,有一段时间宿舍长定了规矩,不让玩游戏。如果装了什么游戏,往往都会被删掉。当时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扫雷了,但是因为没机会玩别的游戏,有时我一个人在宿舍的时候,就想起windows自带的扫雷来。开始扫之后,我发现自己确实可以进100秒,而且好像没扫多长时间,就先后扫出了79秒和71秒。刚刚扫出79和71秒的时候,我也像扫雷网上很多雷友提到过的那样,已经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了。与此同时,中级也应该扫到20多秒了吧。有一次bbs上有人发了一个帖子叫“哭寻中级扫雷45秒以内的对手”,然后下边很多人回复自己的成绩,我就回了一句说“我那成绩说出来也没人信,所以就不说了”。那时也觉得扫到了这样的成绩,再继续提高肯定非常难了,再加上宿舍长很快就把电脑上自带的扫雷也删了,从此也就很长时间没再扫雷。
2005年的时候,我每周都到丰台那边听一个计算机方面的课,是在机房里,每人有一台机器,但不能上网。有些同学就在机器上玩“是男人就下一百层”,我也跟着玩起来,后来能下到200多层,也觉得没什么可玩的了,就又想起了扫雷。以前我扫雷,都是全标雷的,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,发现有时候最后本来有几个雷还没标,系统就自动给标上了,于是就知道了其实不需要全标雷,只要把空都翻开就行了。虽然这样,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仍然保持全标的扫法,没有做出改进。现在我们在扫雷网上,已经可以看到扫雷前辈阮小二的《扫雷三境界》一文,其中第一境界是全标,第二境界是遇到一片孤区出现时,就只用左键。我已经不记得我以前刚扫出71秒时,是否已经开始采用第二境界的方法了。也可能是这次为了突破71秒,才想起来的方法。总之在05年那段时间,我的成绩又连续提高,先后到了66、63、60和56秒。但是,我还是没想起来上网去搜扫雷相关的信息,包括排名什么的。只是不知道从哪里道听途说了世界记录是48秒,于是我扫到56秒以后,真的觉得再提高实在是太难了,就又停了下来。
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,是我心情非常低落的一段日子。当时自己没找到工作,又发生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,我突然感到一点力气也没有,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,就只好拿起一些书来看,有时候在网上看书,一边看一边扫雷。当时看过的书有《吴法宪回忆录》、《笑傲江湖》,还有一些侦探小说和凡尔纳的几部小说。过了一段时间以后,又扫出了两次56秒,好像还出现过58秒什么的,中级也扫到了16秒,这时候又感觉自己可能还能破记录了,于是终于想起来搜一下世界记录和全国记录到底是多少。这次其实已经搜到了扫雷网,但是我住处的网络,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协议,应该是属于教育网,总之扫雷网几乎完全打不开。等了好半天以后,我点了IE中的停止,扫雷网打开了一部分,我也看到了一些排名,发现大家的成绩都不是整数。当时一直用windows自带的扫雷在扫,由于扫雷网没有完全打开,我也不知道clone97是可以记录到小数的,就想那些成绩一定不是大家的记录,而是平均成绩。平均成绩都这么快,那我的成绩真是差远了。后来不久,我到了上海,这个事情就又放下来了。
2008年6月,刚刚工作的时候,每天的事情比较少,就又想起了扫雷。这次终于很顺利的打开了扫雷网,也了解了clone97和3bv等相关知识。下载了clone97以后,我发现扫起来和以前相比好像又轻松了很多,当然也可能和当时的鼠标和桌子有关吧。扫了一会高级,扫出了一个63秒,接着扫中级竟然扫出一个14秒,一下破了自己的记录,这就是我在扫雷网最早的几个录像了。从当时的录像可以看出,当时我还是标雷比较多,有时候太追求速度,就只盯着紧挨着鼠标的方格,周围的方格经常注意不到,影响了对各个局部的判断,在这些地方耽误了很多时间。
扫了一段时间以后,我又扫出了57.01秒,基本上追平了以前的记录了。这个时候,我开始注意一些提高速度的方法,印象最深的就是看了校长的《谈局部最优化操作》,就是标一开二,标二开三什么的。看了这篇文章以后,确实大有帮助,曾经出现过好几次在差一点扫完的时候爆掉,预计时间都是53、54秒的。但是,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可能sub50,更不要说接近校长了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有一天晚上看完100米决赛,博尔特大破记录,然后又看了羽毛球男双决赛风云组合输了,觉得不爽,就跑去扫雷,一下扫出一个3bv163的图51.81秒,非常激动,在录像里写了一句“更快更高更强!博尔特是我们的榜样!”由于已经有了3bv的概念,当时也就觉得如果赶上小图的话,应该也有希望sub50了。
后来大概是9月初,有一次扫到最后的时候一看时间49秒,以为扫完了,但是发现时间还在走,原来前边还有一个空没有翻开,回去找的时候,又过了好几秒。这次之后不久,有一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发现鼠标不见了,我一个同事就让我用一个备用的。后来那个鼠标找回来了,可是我同事自己拿去用了,我只能用那个备用的,扫起雷来一下子就非常不适应,成绩比换鼠标之前慢了很多。大概到12月份,我才又扫出了51秒,基本算是适应这个鼠标了。
我另一个同事张琦,一直关注着我的成绩,也看过扫雷网的排名,知道雷神、雷圣这些称号,有时候就会聊起什么时候才能当上雷圣什么的。2009年1月,我终于扫出了49秒,还没有存盘就跑到张琦那里,张琦问我“要借机房卡?”我说“不是,我是雷圣了”。我们就一起到我位子上看了当时刚刚破记录的状态,然后才存了盘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