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对custom(自定义)挺感兴趣,自然地想知道第一下点击的算法。
第一下点击到底是触雷之后系统重新换图(可能性不大,因为程序反应时间没这么
短吧)还是将其与左上角往后第一个非雷格子互换(道听途说的)?
4月28日更新:
提到custom,说说猜雷。一般容易认为猜雷即试探性左键单击,忽略了试探性标
雷双击。本人将猜雷分为死猜和活猜。
一、 死猜
1、狭义的死猜包括
X X X X 2 2 X X 3 3 X X X X 3 2 X X 2 X ??X 4 ?X 1 2 X X 2 X 3 3 X X ?4 X 2 2 X X X X
31猜 22猜 33猜 44猜
等("X"为雷,"?"为未打开方格,下同),这些是无技巧性的死猜。
2、广义的死猜还包括封闭3选1等等。这些是有技巧的死猜,可称为“假死猜”
。“假死猜”类型十分繁多,还待雷友们总结。
二、 活猜
活猜包括过程猜、破空、试探双击和翻墙。
1、过程猜:详见校长的帖子http://saolei.net/BBS/Title.asp?Id=187,不过
还需要挖掘新的内容。可以参考林晗的帖子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761431
400;
2、破空:常见的一些技巧包括“2到底”(俩雷夹一2,往2下方点,如果再出现
2,接着再点,就有可能破空)等。这个领域基本属于空白,有待挖掘。
3、翻墙:包括翻小墙和翻大墙,前者指在2个以上的连续雷后单击,后者指在一
大片未开格子中单击;
4、试探双击:包括一个技巧叫“标雷连1.5click”,也可称为“标一开圈”。
三、custom
在custom中,随着雷数的增加,猜雷将发生反转,即原来可能是空的现在更可能
是雷,反之亦然。在8*8中,这个雷数的临界点我估计在25左右,这个阶段的录
像最多或许和这个有点关系,不过这里面问题也挺多的。
PS:猜雷产生的外号:翻墙姐(谁来着?),猜雷家(耀哥?)。
4月29日 更新:
试探双击技巧总结:
1、“标一开圈“一般都是开的数字1,因此大数字一来就减慢点击。
2、标雷和点击不一定非要点格子中央,适时地点边上也许更好。
3、“标一开圈“重点在”标“,标的不好是开不了”圈“的。因此建议增加思
考时间,缩短点击时间。
4、角开出现单1,直接试探性标雷双击,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。
给出三个假死猜实例(如有雷同,纯属盗图):
例1:"猜生不猜熟"
下边和右边是墙。
1 2 3 2 1 2 X X X 2 2 X ???
点一个问号比点后俩个好,因为左边触雷的概率不受影响,可以认为等于99/480
≈0.2,而另外两个触雷概率为0.5.
例2:"3选1点边边"
上边是墙。
2 X ???X 2 2 X X 3 X X 2 1 2 2 2 2 2 1
点两边比点中间好,因为点中间,就算没触雷,一定是个3,还得继续猜。
例3:"最优决策直接猜"
上边和右边是墙。
X ?? X ?? X 4 ? 3 X X
点完4周围的3个格子后直接点右上角,因为不管上方是两雷,一雷,无雷,点右
上角都是最优决策。
5月2日更新:
再提供两个假死猜实例:
例4:"猜少不猜多"
上边和左边是墙。
?X 1 X 3 1 ?2 ?3 1 X X 1 2 2 1
"?"有两种情况:X 2 2 或X X 3
因为在高级中雷只占约1/5,因此猜第二种较好。
例5:"猜真不猜假"
下边是墙。 X X X X X 4 4 ?3 X ???1
若先猜左边的假死猜后边还得猜,
但先猜右边的31猜,左边就可以推了。
/关于遇到死猜的心态:
祸兮福所伏,遇到了死猜说不定是件好事,有时候扫着扫着感觉破不了记录了就
不想扫了,但F2了又有点可惜,这个时候有个死猜的话那就太好了:猜对了,看
来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一局,于是有了扫下去的动力;猜不对,为自己找了一个解
脱的理由,F2了也不可惜。
因此,遇到死猜,只要不是特别在意时间,先放在那里,等不想扫的时候再去猜
,爆了F2,不爆继续。
5月15日更新:
例1里还有学问。
首先假设这个局部是全局的末尾。(如果不是,还是点第一个问号比较稳当)
此时有两种选择,如果估计这局时间与记录相差无几,可以赌一下,不用思考直
接点完中间点左边。如果估计这局时间远远低于记录(3s以上),那么还是求稳
,先点左边,然后出现5(棕色)点右边,出现4(蓝色)点中间。
6.26更新:
例6.上左墙.
1 ? 1 3 ? ? ? X X X
先猜靠近3的,另一个可以判。不然就算猜对了还得猜。
例7.左墙.
1 3 X 3 ? ? X X ? ? 4 3 ? 4 X 1 X X 2 1
经计算,除第二行第二列踩雷概率为2/3外,其余为1/3,故不猜第二行第二列。
另外,第四行第一列也不猜,因为就算猜对了,仍剩下一个22猜。
最后,补充一种死猜:
左下墙. X X ? 3 ? 1 1 1 ? 1 ? 1
|
最近一次修改:2015-9-22 15:53:32
|
|
|